增值电信业务EDI许可证(在线数据处理与交易处理业务许可证)是电商平台、供应链金融等在线交易业务的核心资质。根据2025年最新政策,企业需满足严格条件并提交完整材料方可申请。本文系统梳理新办EDI许可证所需材料及全流程操作规范,助力企业合规高效办理。
主体资质:企业需为依法设立的内资公司,外资持股比例不得超过50%(非试点地区),且需完成工商登记,经营范围明确包含“第二类增值电信业务”或“在线数据处理与交易处理业务”。
注册资本:省网EDI许可证要求注册资本不低于100万元人民币,全网许可证需200万元实缴资本,需提供银行资信证明或验资报告。
人员配置:至少配备3名专业人员,需提供近1个月社保缴纳证明(部分地区要求6个月),其中技术负责人需具备5年以上行业经验。
场地与设施:实际办公地址需与营业执照登记一致,服务器需部署在国内,并提供与IDC服务商签订的托管协议及服务商资质证明。
基础资质文件:
营业执照副本(加盖公章,经营范围需明确相关业务);
公司章程及股权结构图(追溯至自然人股东,外资需注明比例);
法人及股东身份证扫描件(企业股东需提供营业执照及工商系统截图)。
人员与社保证明:
3名员工近1个月社保缴纳证明(加盖社保局公章);
技术人员学历证书或职称证明(部分地区要求计算机专业背景)。
技术与安全材料:
域名证书(有效期≥6个月,所有权归申请企业);
服务器托管协议及IDC服务商《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》复印件;
等保测评报告(二级及以上,部分地区要求)。
业务与合规文件:
业务发展可行性研究报告(含交易流程图、数据处理逻辑);
信息安全管理制度(用户数据保护、内容审核机制);
《依法经营电信业务承诺书》(法人签署并加盖公章)。
前期核验:确认业务范围、股权结构、人员社保等符合要求,避免因隐藏外资或材料缺失导致驳回。
线上申请:登录工信部政务服务平台或省级通信管理局官网,注册企业账号,填写申请表并上传电子版材料。
纸质提交:生成编号后,将盖章纸质材料寄送至当地通信管理局。
审核与拿证:审批部门进行材料审核及现场核查(部分企业),审核通过后发放电子版许可证(有效期5年),企业可下载并公示于网站底部。
外资审批:外资企业需先申请《外商投资电信业务审定意见书》,审核周期比内资企业延长1-2个月。
年报与续期:许可证有效期为5年,需在届满前90天申请续期;每年1-3月需完成年报公示,并提交用户数据安全保护报告。
合规经营:无证经营可能面临10万-100万元罚款、网站关停、法人列入经营异常名录等风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