随着互联网医疗的快速发展,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备案已成为企业合规开展线上药品、医疗器械信息展示的基础要求。为帮助企业高效完成备案,现将新办流程梳理如下:
确认服务类型
企业需明确服务性质:经营性服务(如通过互联网有偿提供药品信息、在线交易)需同步办理《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》(ICP许可证);非经营性服务(如无偿提供健康科普信息)无需ICP许可证,但需确保信息真实合法。
资质自查
企业类型:仅限依法设立的企事业单位或社会组织,个人及个体工商户不可申请。
经营范围:营业执照需明确包含“药品或医疗器械信息服务”。
人员配置:至少配备2名熟悉药品/医疗器械法规的专业人员,需提供药学、医疗器械相关职称证书或执业药师资格,且社保缴纳单位与申请企业一致。
网站要求:独立网站需完成工信部ICP备案,域名所有人与备案单位一致;禁止设置在线问诊、智能荐药等疑似诊疗功能。
材料清单梳理
基础文件:营业执照副本(加盖公章)、法定代表人身份证复印件(加盖公章)。
人员证明:专业人员学历证书、职称证书、身份证、劳动合同及近3个月社保证明。
网站材料:域名注册证书、栏目设置说明(标注药品信息展示、健康科普等板块,经营性网站需提供收费栏目说明)、历史信息备份与查阅制度。
安全保障:网络与信息安全制度(含网站安全、信息保密、用户信息保护措施)。
其他材料:药品信息审核机制说明、信息来源合法性承诺书。
线上申报
登录所在地药品监管部门指定的政务服务平台,注册企业账号后选择“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备案”事项,填写申请表并上传材料(PDF格式)。建议提前调整材料格式,确保清晰可辨。
材料核对
提交前需逐项检查材料完整性,重点确认签名、盖章是否齐全,复印件是否清晰,避免因格式错误被退回补正。
初审与补正
监管部门将在5个工作日内完成初审,若材料不齐全或不符合要求,将一次性告知补正内容。企业需在10个工作日内完成修改并重新提交。
现场核查(抽查)
部分地区可能安排现场核查,重点检查办公场地、设备、人员资质及信息系统安全。企业需提前准备迎检,确保实际运营与申报材料一致。
公示与发证
审核通过后,备案信息将在监管部门官网公示5-7个工作日。公示期满无异议的,企业可下载打印《药品、医疗器械互联网信息服务备案凭证》,并在网站首页显著位置公示备案编号、有效期及服务范围。
信息变更
若企业名称、服务内容或经营品种发生变更,需及时更新备案信息并提交相关证明材料。
合规运营
备案后需定期更新网站内容,配合监管部门抽查,严禁展示处方药销售信息(特殊渠道除外)。
长期有效管理
备案凭证有效期为长期,但企业需持续满足人员、制度、安全等要求,确保服务合规性。